同城约茶接单上门服务_51pc·mc品茶2024下载,100块约3小时上门,全国同城空降服务平台官网

中国青年网

游戏

首页 >> 要闻 >> 正文

16分钟读取2639次用户位置信息,手机软件“隐私刺客”如何防范?

发稿时间:2025-04-18 10:57:00 来源: 央视网

  “我的手机软件在偷偷监视我?”4月某天,网友程薇偶然间发现,她手机中的某应用软件在“16分钟内获取了2639次手机位置信息”。这条记录把程薇“吓了一跳”,她告诉央视网《新闻+》记者,自己只在当天中午打开该软件搜索过一次路线,使用十几分钟后就退出了。而记录显示,当天11:58至12:14期间,App持续以每分钟上百次的频率读取她的定位信息,“这是想干什么”?

  不久前,某社交软件被曝3天内访问一位用户个人信息1.7万次,读取了定位、照片、视频、日程、剪贴板等内容。这些消息引起了程薇的注意。她在手机设置中找到了“应用行为记录”,这才发现了一些软件的“全天候监控”行为?!拔铱梢越邮苋砑ü惴ㄏ蛭彝萍鑫蚁不兜哪谌?,但在我已经不需要服务的时候,它还一直频繁刷新我的位置是要做什么用?”

  “细想下来这是很惊悚的一件事?!蓖迅盾畿缦蜓胧油缎挛?》记者表示:“我不知道自己的信息会被用到哪里,是否会被用到一些伤害我的场景,它的危险性在于未知?!苯熘?,某社交软件共获取了4032次付茜茜的位置信息。“我很惊讶,最近有这么频繁地用到它吗?如果软件在后台运行时或关闭状态下,还调用我的信息,我觉得有点侵犯个人隐私了。”

  为什么手机软件如此“关心”用户的个人信息?北京邮电大学网络安全与治理中心副主任、中国电子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邓小龙向央视网《新闻+》记者表示,这是软件背后的厂家为了做大数据分析,或者完善平台的推荐算法而采取的策略?!八惴ǖ脑诵行枰芏嗖问?,并且参数越详细越好?!?/p>

  “应用软件开发企业希望全方位了解用户,他们会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丰富、完善用户画像,以提高用户的注册率、留存率、平均消费额等指标?!币晃淮右刀嗄甑哪彻静芳际醺涸鹑搜罘桑ɑ└嫠哐胧油缎挛?》记者,这些企业往往会极力获取实时性、个性化、私密性较强的用户数据,如对话内容、搜索记录、位置信息等。

  高频读取用户信息暗藏风险 

  “现在一些软件企业的数据库安全?;は低称涫挡还煌晟?,有被黑客从外部入侵突破的风险?!毖罘山樯?,若应用开发商的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第三方API(应用程序编程接口)或SDK(软件开发工具包)存在漏洞,就可能导致用户敏感信息被泄露。此外,也有个别企业或者员工为了商业利益,主动将用户数据出售给第三方公司,或用于其他用途。

  邓小龙认为,过度高频获取用户信息可能泄露用户个人隐私。“3天读取上万次用户信息,显然超过了合理范围?!彼硎荆ü咂祷袢∮没恢眯畔?,软件完全可以准确描绘出用户的行为轨迹和路线?!叭砑恍枰咂刀ㄎ挥没б涣教欤涂梢院芮宄刂滥阕∈裁吹胤?、在哪儿工作、有哪些常去的餐馆和运动场所等。”

  “当敏感个人信息被高频采集时,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呈指数级增长?!笔锥季妹骋状笱Хㄑг焊痹撼ひ俪筛嫠哐胧油缎挛?》记者,行踪轨迹、金融账户等敏感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后,可能被用于为精准电信诈骗提供数据支持,也可能被用于跟踪、骚扰甚至人身侵害,增加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风险。同时,用户也将面临算法操控风险?!捌笠悼苫谑荼昵┒蕴囟ㄈ禾褰芯脊愀嫱扑停踔潦凳┎钜旎?、大数据杀熟?!?/p>

  尹少成表示,部分软件高频定位用户的行为,已涉嫌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,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?!吨谢嗣窆埠凸鋈诵畔⒈;しā返确煞ü娑允占痛砀鋈诵畔⒂醒细裣拗疲占砀鋈诵畔⒂Φ毕抻谑迪执砟康牡淖钚》段?,遵循目的明确、合理和最小化处理原则?!叭绻τ萌砑占母鋈诵畔⒚飨猿似涮峁┓竦男枰涂赡芪シ聪喙胤傻墓娑??!?/p>

  “求关闭权限教程”,手机软件过度获取个人信息怎么办? 

  在朋友的建议下,程薇已经将软件的位置信息权限设置成“每次使用询问”,并关闭了定位“精确位置”的功能?!肮乇詹恍枰娜ㄏ?,可以对权限进行最小化管理?!币俪杀硎荆暗狈⑾指鋈诵畔⒈还仁占踔烈丫磺秩ㄊ?,应当及时固定证据并向平台投诉。若平台不及时处理,可以向网信办等监管部门进行举报。”同时,邓小龙提示,从官方应用商城等正规渠道下载应用软件,能够降低个人信息被违规使用的风险。

  不过,目前用户个人进行维权存在较大难度?!坝没г谑状问褂糜τ萌砑保枇恕焕孔印迨谌?。那么,后续高频数据读取是否属于过度数据收集,就可能会存在争议?!币俪杀硎??!坝没Ш苣阎雷约旱男畔⒈还炔杉?,也不清楚数据被用在哪里。这些信息只有在企业的数据库中才能查到?!币幻斡牍绨踩讣觳楣ぷ鞯男叹蜓胧油缎挛?》记者表示。

  “App给你一个长长的用户授权说明,更多就像一个免责声明。”付茜茜表示,“没有用户会完整地读完全篇,即使看完了,也很难知道平台会如何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?!痹谒蠢?,这并不公平??墒?,“当你不同意让渡自己的一些权利,你就无法使用这个软件”。

  尹少成认为,解决软件高频读取用户信息问题,还需要国家、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努力?!肮也忝嬗忧扛鋈诵畔⒈;さ牧⒎ㄓ胫捶?,加强对数据监控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。”企业在获取用户数据时,应当遵循“告知—同意”原则、必要性原则和最小化原则,做好个人信息收集、储存、处理等全流程的信息保护合规建设?!爸挥懈鞣叫纬珊狭Γ梦シㄕ吒冻龈叨钗シǔ杀?,才能让过度数据监控无处遁形?!?/p>

  邓小龙建议: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每一款App的特点,测出它正常使用时读取数据的边界值,比如说每分钟或者每小时读取多少次定位是正常的,并依据测试结果对软件厂商进行严格管理?!彼衔?,“很多应用软件不用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提供服务”,应建立一个曝光和违约机制,“如果应用软件非法获取了用户隐私信息,对用户的生命、财产和其他权益造成明显的侵犯,就应该督促软件厂商把相关功能关掉,或者把相关厂商加入黑名单”。

  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程薇、付茜茜、杨飞皆为化名)

责任编辑:宋静